目录:糖尿病你很熟悉,但是这些坑 你可能未必知晓
糖尿病几种不能吃的但又特别容易忽略的食物
国外关于糖尿病的研究
关于糖尿病的药品汇总及最新的药物研究详情
本文5500字,如果对哪条目录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过
一,糖尿病你很熟悉,但是这些坑 你可能未必知晓
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2%,但是有个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数据更为惊人为15.5%,已然成为糖尿病的庞大后备军。现在有很多糖友对糖尿病危害认识不足,对降糖药物的作用了解不够,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不知不觉踩了很多坑,现在【医有我伴】将这些容易踩的坑归纳总结了一下,希望各位不要踩:
坑一:糖尿病前期不干预。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受损,若不进行干预,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国内外研究均已证明,糖尿病前期患者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美国DPP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3年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美国DPP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预组实行低脂饮食和每周至少快步行走150min,目的使体重减轻7%并维持在此水平。
坑二:糖尿病患者不愿服药。不可否认,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糖尿病的危害远远大于降糖药的副作用。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糖尿病是多种肿瘤,如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因素。二甲双胍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中。UKPDS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5%、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多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治疗与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癌症风险降低相关。
坑三:联合用药不当。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逐渐升高的趋势。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未达标,则应进行二联治疗。值得提醒的是: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等是近年受到高度重视的新型口服降糖药。这些药不仅可降血糖、减体重、降血压、降尿酸,而且可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并能延缓糖尿病肾脏进展。
坑四:服药时间不当。服药时间不当,轻者降低药物疗效,重者可引起致命低血糖。因为降糖药种类不同,降糖作用机制不同,服药时间有较大区别。
坑五:血压和血脂不达标。高血压和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不同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140/90 mmHg,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当一种降压药不能达到目标值时,请及时联用第二种降压药。血脂的正常值范围≤3.4mmol/L。无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控制目标为<2.6mmol/L;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控制目标为<1.8mmol/L。当血脂超过目标值时,请及时选择他汀类降脂药。
坑六:迷信降糖食物。目前为止,在日常食物中尚未发现有明确降糖作用的食物。比如,苦瓜。有研究发现,苦瓜中的三萜类、植物甾醇、苷类、甾体类和肽类等成分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是,这些活性成分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提取,而且需要浓缩达到一定剂量后,才有降糖作用。再如,南瓜。南瓜降血糖是谣言。不仅国内外研究未发现南瓜中含有能明确降血糖的成分,而且南瓜的血糖生成指数为75,远高于其他蔬菜和水果。
值得提醒的是:确诊糖尿病后,饮食受到了很多限制,很多糖友便被“无糖食品”所吸引。实际上,所谓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仍然含有大量淀粉原料,经过消化后,仍会分解为葡萄糖。最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控制是一场长期的斗争,需要有强大自我管理能力。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打败他,但我们可以努力控制他,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坑七:糖尿病可以根治,许多被确诊的糖尿病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病可以治得好吗?」。以目前的科学水平,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临床研究发现,占糖尿病超过90%的第2型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是由遗传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身体的胰岛素无法让血液中的葡萄糖带进肌肉、脂肪等组织和细胞内储存或运作,以致血液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变成糖尿病。当病因不明确的时候,我们暂时没有根治的办法。
坑八:糖尿病不会遗传。我们首先还是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糖尿病的分类和简单得病机理。糖尿病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各个类型遗传倾向(也就是遗传的可能性)不同。在我国,超过90%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此外还有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至今还没有彻底被阐明。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2型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在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具有容易致病的基因,再加上能够促进发病的客观条件比如肥胖、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就等于雪上加霜、更加容易真正患病。反之,虽然具有易感基因,理论上说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数倍,但也不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始终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尽量减少不利的外界因素,还是可以降低发病风险或者完全不发病。
在特殊类型糖尿病中,有的就绝对与遗传相关。比如MODY(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就是由突变的致病基因所致,如果父母中一方具有该致病基因,那么他们的孩子就存在着1/4或1/2甚至更高的发病几率。
坑九:得了糖尿病就再也不能吃糖或甜食了。首先,糖尿病是一种与多种因素,如遗传、肥胖、自身免疫力缺陷等有关的内分泌代谢病,目前患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体出现了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最终使血糖升高。因此,并不是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糖。
另外,医学上的“糖”和老百姓说的“糖”不完全相同。在医学概念里,“糖”是指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如淀粉类)、双糖(蔗糖)和单糖(葡萄糖、果糖)等。而老百姓平时说的“糖”,特指家里做菜用的白糖、花花绿绿的糖果,以及甜度较大的食物等,这些中含有的多是单糖或双糖。我们每天进食的米面就是多糖,如果说要“不吃糖”,那就连米面也不能吃,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正常量的糖分是维持机体功能所必需的,是机体的能量来源,不能因为已经得了糖尿病想尽快把血糖降下来就不再摄入任何糖分,否则适得其反会造成体内营养缺乏,破坏身体平衡。
二,糖尿病几种不能吃的但又特别容易忽略的食物
辣椒:辣椒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辣椒性热、味辛,多食助热生火,糖尿病患者。多属阴虚火旺之体,应少食。
甘薯:里面淀粉含量高,含糖量在20%以上,食用后血糖会明显升高。
甜菜: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会明显升高。
大葱:葱吃得多了易使人视线不清,对眼睛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糖尿病合并眼病者不宜多吃。
荸荠:含大量淀粉,淀粉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
葡萄:含大量葡萄糖、果糖及少量蔗糖、木糖。
柿子: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含糖量很高。
芦柑: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木糖,
三,国外关于糖尿病的研究
1,糖尿病的全球发展趋势
糖尿病已经席卷全球,全世界到处都是糖尿病患者。在2019年总数已经达到4.63亿人,到2030年可能会增长至5.78亿人,2045年可能突破7.00亿大关,接下来数十年的增长率可能会高达51%!
值得注意的是,2019-2045年,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糖尿病患者增长率将达到31%,数量会从1.63亿上升至2.12亿人,占世界糖尿病患者的1/3,并估计1/3的糖尿病相关死亡事件也将发生在此。
2,瑞典研究:糖尿病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方法:这项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采用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手段来确认各种暴露因素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这一方法可以避免混淆因素的干扰,同时也能防止反向因果效应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
研究过程:研究首先基于已有的文献探索了糖尿病相关的因素,在回顾了1360篇相关的文献之后,发现了170种可能与糖尿病风险相关的因素,随后确定了有97种可供进一步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的因素同时,研究还回顾了2型糖尿病相关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发现了14个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因素。
研究人员使用了糖尿病遗传复制与荟萃分析数据库对97种因素开展分析,共涉及超过7.4万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超过82.4万名对照组,随后在芬兰生物银行网络数据库中的约1.1万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约8.2万例对照组中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论①:研究发现有34个因素明确与糖尿病发病风险有关,其中19种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包括抑郁、失眠、收缩压、开始吸烟、终生吸烟、咖啡(咖啡因)摄入、血浆异亮氨酸、血浆缬氨酸、血浆亮氨酸、谷丙转氨酶、儿童和成年期的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量、静息心率和四种血浆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花生四烯酸、硬脂酸)水平。这些指标的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得2型糖尿病。
研究结论②:发现了15种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有关,包括血浆丙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女性初潮年龄、睾丸激素水平、BMI调整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出生体重成年后身高、女性瘦体重、循环维生素D、四种血浆脂肪酸(α-亚麻酸、亚油酸、棕榈油酸、油酸)水平和受教育年限。这些指标的水平越高,就越不容易得2型糖尿病。
研究结论③: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之中,有8种因素在经过成年BMI的调整后依然对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影响,收缩压(+39%)、开始吸烟(+8%)、失眠(+7%)和谷丙转氨酶(+3%)水平增高将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总胆固醇(-10%)、儿童期BM(-24%)和BMI调整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45%)升高,2型糖尿病的风险反而会降低
其中,失眠是最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不过在调整BMI之后失眠对于糖尿病风险的影响从+17%下降到了+7%。这意味着失眠可能通过影响体重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21个可能与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由于证据水平较弱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提示性,包括饮酒、不吃早餐、白天打盹、睡眠时间短、巨细胞性动脉炎、特应性皮炎、焦虑、血清铁、血清硒、尿钠、促甲状腺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一些氨基酸和炎症因子水平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证实了一些先前就已经确定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同时还发现了失眠等2型糖尿病潜在的新危险因素,
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2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降低肥胖率和吸烟率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改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教育水平、出生体重等措施也应该逐渐被纳入公共卫生政策之中.
四,关于糖尿病的药品汇总
很多人找【医有我伴】问能否推荐一些副作用小,控制血糖能力较好的药物。我把所有的糖尿病用药总结了一个表,感兴趣的可以收藏,另外【医有我伴】也挑出来了几种客户反馈比较好的药来简单介绍一下:
1,曲格列汀:最大的有点就是可以一周服用一次,减轻每天服药的痛苦。国外针对曲格列汀周制剂进行了为期12周的研究,发现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应用曲格列汀后,与对照组比,糖化血红蛋白能下降大约0.5%。DPP-4类药物的降糖效果属于中等或偏下,其降糖效果低于磺脲类、双胍类药物,稍好于糖苷酶抑制剂。当然它也有其他降糖药物没有的优点,如抑制胰升糖素等。另外这类药物,降糖作用具有葡萄糖依赖性,即血中葡萄糖水平越高,可能降糖效果更好,如果血中葡萄糖水平不是很高,降糖效果也就降低,所以这类药物本身不容易引起严重低血糖。
曲格列汀由于其种特殊的分子结构,在体内代谢非常缓慢,主要经过肾脏代谢。这个药物在体内代谢一周后,仍然能有效的抑制DPP-4酶。有研究发现,一周后曲格列汀抑制DPP-4酶的作用依然可达70%左右,仍然为药物的有效溶度,这就是其一周服用一次的基础。曲格列汀是一种周制剂,1周吃1次,当然非常方便,这是这个药物的优点,也是他们的主要卖点(在国内目前没有上市)。
曲格列汀原研厂家的价格非常贵,大概200多一粒,但是很多人问【医有我伴】有没有仿制的,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是有的,现在孟加拉等国家这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性价比高,是普通老百姓的选择。
2,SRI-37330:这是美国研发的新药,这种药物是超级多面手,可以改善糖尿病多种症状。在分离的人和小鼠胰岛、小鼠和大鼠细胞培养物以及1型和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上进行测试后,该实验药物显著改善了糖尿病的四个有害特征:1、高血糖症,即高血糖;2、胰高血糖素症,它抵消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产生并增加血糖;3、肝脏过多产生葡萄糖;4、脂肪肝,也就是肝脏脂肪过多。
该药物效果显著,1型2型通吃。研究发现,在肥胖的糖尿病小鼠(一种严重的2型糖尿病模型)中添加SRI-37330可以在几天之内使他们的血糖正常化。同样,SRI-37330还可以保护小鼠免受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一种1型糖尿病的模型)的侵害。值得注意的是,SRI-37330比两种领先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和依帕格列净具有更好的血糖控制。而且,还改善了脂肪肝。但是,虽然效果显著,却不会产生低血糖,真是非常神奇。目前这种药物还没有上市,【医有我伴】会时刻关注该药物的动向,会第一时间通知。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给个关注并赞一下,【医有我伴】将持续分享优质内容。
评论0